國內量子計算方向的初創公司——“玻色量子”繼完成天使輪后,連續完成天使Plus輪融資,由元和資本領投,多家機構跟投。本輪融資后,玻色量子將在相干量子計算設備硬件技術研發、樣機制造、以及市場應用布局等方面繼續投入。
玻色量子是國內少數幾個量子計算方向的海歸創業企業之一,2020年11月成立,創始團隊來自斯坦福、清華、中科院等知名學府,此前曾獲得點亮伯恩數千萬元的天使輪投資。玻色量子聚焦于相干量子計算技術路線,致力于量子計算的軟硬件全平臺研發,實現“用量子重新定義AI”,成果具備較快商業化可行性,針對人工智能計算進行指數級加速,進而應用和服務于各個行業,解決未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時代的算力需求。
隨著今天的基于半導體的集成電路技術逐漸接近摩爾定律極限,人們把量子計算視作未來進一步提升計算能力的希望所在。從理論上說,相比起今天我們所使用的經典電子計算機,量子計算可以提供指數級的算力提升。因此量子計算成為目前前沿科技的熱點之一,根據賽迪發布的《2021量子計算技術創新與趨勢展望》,預計量子計算市場規模2035年會達到489.7億美元,其重大等戰略價值也使得各國政府都高度重視量子計算。
據了解,國際上實現量子計算的物理方案有超導、離子阱、光量子、冷原子等不同路線,目前尚未完全實現技術路線收斂。但由于光量子的巨大優勢,在近年里已經成為量子計算領域的大熱門學派,獲得了資本界的高度關注和青睞。迄今為止,國際上量子計算領域的最大筆投資都是投向了采用光量子路線的企業。例如:美國光量子計算公司PsiQuantum在短短5年內獲得了超過5億美元的投資,單筆最大投資額就達到了2.15億美元。無獨有偶,加拿大的光量子科技公司Xanadu在今年的5月底也宣布獲得了1億美元B輪融資。
玻色量子公司也采用了光量子技術路線,其技術方案“相干量子計算方案”是第二代光量子計算技術,是現有超導,離子阱和光量子三大主流可擴展的量子計算技術路線中,已實現的比特數規模最大的技術方案,也是主流方案中有望最快實現百萬量子比特規模的方案之一。通過對激光的精準控制,不需要超低溫超導環境,在室溫下即可運行,具有穩定的狀態,穩定的操控,和穩定的結果“三穩”特點。正因為光量子路線的優越性和優秀的團隊組成,玻色量子連續完成了兩輪融資,也表明市場對光量子技術路線及對玻色量子商業化前景的高度認可與信任。
在商業化應用場景上,玻色量子也有著相對不同的見解。玻色量子認為“經典計算機+量子AI”這一混合計算架構將是近10年內量子計算行業的應用發展方向:在這樣的架構中,經典計算機負責傳統的通用計算部分,而量子計算部分僅作為協處理器,單純負責對需要極大算力或是經典計算機難以求解的問題進行加速,如AI里面的深度學習、組合優化等。玻色量子相信這一混合架構將更符合商業的邏輯:它能在成本,功耗可控的條件下,即刻解決當下許多需要使用超大算力加速的問題,讓產業界短期內即獲得量子優勢,而不用等到多年以后。
在連續完成天使輪和天使Plus輪融資的同時,玻色量子已在加速研發量子AI的產業解決方案,未來將應用于AI訓練、金融量化交易、物流路徑優化、通信網絡優化,藥物晶形預測等場景,幫助各行各業獲得量子優勢。在2021年6月,玻色量子已經與光大科技、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正式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金融科技應用、人才培養、共建實驗室等方面展開全面深入合作。據悉,玻色量子還將在不久的將來,開放硬件平臺,與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建立起量子計算應用的產業生態,共同探索當下量子計算對各行各業的價值優勢。
玻色量子創始人&CEO文凱本碩就讀于清華大學,獲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長期專注于量子科技領域的研究,發表過多篇頂級論文和專利。曾任職于Google從事AI算法工作,并聯合創辦過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公司。創始人&COO馬寅畢業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機專業,曾負責我國多個載人航天器型號的精密儀器與計算機系統設計工作,聯合創辦過人工智能硬件公司并多次成功實現科技成果商業化。
作為多家知名創投身后的母基金,元和資本這次選擇了直接投資玻色量子。元和資本創始合伙人張正喜表示:元和資本一直專注于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新經濟領域,尤其是對量子計算這樣的硬科技領域,更是保持了長期高度關注。雖然元和資本主要以母基金業務為主,但是對于玻色量子這樣的優質早期、具備高成長性的項目將直接參與股權投資,并看好其長期價值。
